风险告知书
欢迎访问中京商品交易市场官方网站!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宏观资讯 > 正文

晚明的版画
文章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5-08    点击:

晚明的版画

版画作为一种艺术品,最早给以重视的却并不是专业的艺术家,也不是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物。从诞生时开始,它就一直是普通人民群众的恩物。它是人民自己创造、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。它是土生土长的艺术。虽然早期版画有不少出于佛经,而佛经正是外来的东西,一定的影响自然不是没有,但从历史实物看,这影响小得很。在风格、技法上佛教版画自成一个系统,一个相当完整的流派,与其他门类的版画是泾渭分明,很少牵涉的。既然社会上对版画有着强烈的需求,它的产生、发展就是不可阻挡的。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过盛衰、兴替,这中间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是封建社会里的手工业和商业。不管中国封建社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争论得如何激烈,经营雕版、印刷的手工作坊的产生肯定很早,而版画的出现,肯定也迟不了多少时候。

一切人民创造的美好事物,当它一旦出现并受到热烈欢迎以后,士大夫就要看中、眼红,要拿过来加以利用了。这种热心的“艺术爱好者”甚至包括地主阶级的头子——皇帝在内。我举不出哪位皇帝曾经下过提倡版画的诏书,但实例证明这并非毫无根据的揣测。跟着起劲的是大臣与各级官员,以至地主阶级中的种种头面人物。至于有名画家的挤进版画创作者行列,那是颇晚的事了。如丁云鹏、陈老莲、萧尺木都是人所共知的版画画家,他们是应邀客串参加这一工作的,向他们发出邀请的则大抵是出版商人。画家自己发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魅力,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,他们的眼光、魄力是值得佩服的,他们不愧是画苑里的豪杰之士。至于唐伯虎、仇十洲似乎自己并未参加过这工作,出版家有时借用了他们的粉本,有时简直只是打出了他们的招牌。如有些据说是唐寅作的版画的题属就写着“吴趋风魔解元”。唐伯虎无论怎样“风流”、“浪漫”,这样的别号怕是不会采用的。

附有版画的出版物绝大部分是通俗读物,售价是低廉的。日本的尊经阁文库藏有明万历中闽建书林拱唐金氏绣梓的《新调万曲长春》,书前扉叶上有一方朱文印记,“每部价银一钱二分”。使我们约略可以知道这类书当时的市价。读者对象大抵是文化不高或只是多少认得几个字的市井小民。“万曲长春”是一种戏文唱词选本,每叶分三栏,上下都是曲文,中间一栏则是“汇选江湖方语”,也就是江湖黑话大全。所收条目有些我们可以在明人话本小说上看到,是研究古代市语和俗文学的极好参考资料。此外就是精致的插图。可以揣想,在市镇的茶楼酒肆旅舍里,在走南闯北小商人一类人物手上会出现这种书本。它们的毁失也是极平常极容易的。没有哪个收藏家会保存这些东西。它们幸存到今天的怕也不过千百分之一二,而偶有所见也几乎都是“孤本”。这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。现存明刻插图本的一般情况大抵就是如此。

 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人们的美玉情结
下一篇:精专久长显魂魄

分享到: